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欢迎您!

新闻公告

社联二维码

学生会二维码

思想引领
张杰:大学,重新定义你的人生
发布时间:2016-09-12 00:00:00      点击次数:

此文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2016级同学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庆祝你们人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进校前后,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来自交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你们进校前, 你们的学长就启动了“助飞计划”,1165名志愿者从交大奔赴五湖四海,来到你们的身边,为3000多名本科新生介绍交大、答疑解惑,开启了你们的大学生活。到校后,当你们在5000亩的霸气校园探索时,惊奇地发现交大除了7个各具特色的图书馆、10多个南北风味的食堂、近20个校内免费公交站点、500多间空调教室之外,还有科学与艺术交融的“诺贝尔山”、四季长春的“植物园”、曲径通幽的“健步道”、高端大气的“游泳健身馆”以及全国高校第一条“赛艇道”……

同学们,交大的校园里,还有更多你们意想不到的人和风景等待着你们去发现、去探寻。大学与中学之不同,不仅在于空间更加宏大、设施更加精良,更在于它的开放、自由、多元与包容。它为所有胸怀梦想的人探究真理提供了无尽的可能,也为各有特长的人相互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同学们,不管你们之前对大学抱有什么样的梦想和期待,今天迎接你们的一定是一个崭新的开端。从此刻起,让我们整理思绪,重新定义你的学习生活,你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你与大学的关系。

其一,重新定义你的学习生活。你们一路走来,勤奋刻苦、心无旁骛,早已练就了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强大能力。我相信,在你们过去的生活中,“学习成绩优异”曾是你们最重要的标签。现在,排排坐的书桌消失了,一天八节的课表消失了,老师和父母的耳提面命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己选择课程,自己寻找实验室,自己分配时间。适应这些重要的变化,你需要重新定义你的学习生活。上了大学,知识获取的方式将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学习不再是一块敲门砖,而是一条自我追求、自我修炼的途径。学习的目的在于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自发地追求自己的兴趣,从而体验主动探究带给你的快乐。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位你们师兄的故事。他叫黄金紫,是交大致远学院2013届毕业生。前段时间,他有一项研究成果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一根棒棒糖可以舔多少次?”黄金紫运用数学建模方法进行论证,模拟研究了自然界的溶解过程,最终发现直径一厘米左右的棒棒糖,大约需要1000次才能舔完,并荣获具有中国版搞笑诺贝尔奖之称的“菠萝科学奖”。黄金紫对棒棒糖的研究源于他对于固体向流体转化过程的着迷。他试图通过这一研究寻找和破解固体在水流中溶解的规律。能有这样的研究灵感,还得从黄金紫的大学生活说起。黄金紫本科期间,曾因找不到研究兴趣而迷茫,通过学校开放包容的环境,他得以在不同的实验室进行“轮换”。他先后在机械工程实验室、激光等离子实验室、计算神经网络实验室等参与学长的研究,直到最后在张何朋老师的软物质实验室,看到小机器人在粘稠糖浆中游泳,黄金紫才终于找到了令他心醉神迷的探究兴趣。正是这样一种兴趣,让他锲而不舍、持之以恒。黄金紫说:“金紫说:不舍、持之以事物。空中的雨点、水面的波涛都能够激起我内心深处的回音。学习和研究就是我所享受的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受的它们之于我的作用就是满足我不断增长的好奇心。”对棒棒糖的研究就是他这番话最好的证明。现在的黄金紫在流体力学研究的发源地之于纽约大学的柯朗数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继续从事他所喜爱的研究。黄金紫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学的学习不再是按部就班完成学习任务的苦旅,而是自主探究世界的快乐。大学是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的场所,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追逐功名、趋利避害,而是为了学会分辨和体察,探索事物的本源,在更高层面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唯有找到心之所爱,才能够发现更广阔的天地。正是那种不断追求与探索的乐趣,不断探究自然奥秘和社会规律的愉悦,才能带给自己的心灵最大的满足。

其二,重新定义你和他人的关系。大学不仅是知识的圣殿,也是人才的高地。大学把一群极具创新追求的教师和一群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集聚在一起,让大家的创造力互相激发,进而锻造出彼此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和智慧。上了大学,你不仅需要独立自主地探索未知,而且需要重新定义你与他人的关系,不仅要尝试结交终生的朋友,更要学会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与老师、同学的讨论与对话中相互启发、共同成长;既要学会付出与合作,又要学会求助与竞争,在影响他人的同时,成就更好的自己。在咱们的学校,有一支王者之师,那就是ACM 团队,三次夺得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人比赛”的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的全球总冠军,成绩为世界瞩目。在ACM团队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数学能力超群的同学来到了ACM团队,他叫陆靖,是电院1998级的学生。无论老师给他多难的题目,他总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出,号称天才选手,但他总是寡言少语。老师曾试图围绕这位同学专门组织了一个队伍参加比赛,但是由于队员之间缺乏默契配合,总决赛中名落孙山,直到他遇到林晨曦同学。林晨曦不仅编程能力超强,更重要的是他非常善于沟通和交流。指导教师俞勇教授根据他们的特点,把他们和一名叫周健的同学联合组队。林晨曦的一句话重新激发了陆靖的斗志。林晨曦说:“我们既然是为拿总冠军而来,就是要想别人所不敢想,为世界带来与众不同!”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细心观察、耐心磨合、相互理解,逐渐找到心灵相通的默契。在团队中,林晨曦的领导力和决断力保证了团队的精细分工和高效运转;陆靖专注忘我的精神境界让解题的速度势如破竹;周健一丝不苟的态度为程序设计的准确性把守好最后一道关。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激发,力压众多欧美顶级名校,为亚洲高校赢得第一个ACM竞赛的全球总冠军。现在的陆靖正在为中国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核心技术而努力;现在的林晨曦和周健共同创业,创立依图科技,志在让人工智能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他们的互相激励还在继续,“要为世界带来与众不同”。同学们,他们三个人的故事只是在交大人与人交往的一个缩影。无论你们身在哪个学院,选择何种专业,无论你们选择研究,还是尝试创业,放眼你们所处的环境,你们身边永远不会缺少智慧非凡、个性独特的同学和老师。只要你们用心去感受,用真情去交流,就一定会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行者,收获影响你们一生的珍贵友谊。“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有朝一日,当你们离开学校,大学里所结交的良师益友将决定你们未来的人生境界和人生高度!

其三,重新定义你和大学的关系。大学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更是大学生自由呼吸、自由成长的园地。大学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你们自主探索自己喜欢的方向,挑战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大学为你们的成长提供了无尽的想象,也为你们成长中的失败提供了宽容的环境。适应这个新环境,需要重新定义你和大学的关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位你们师姐的故事,她叫应玉清,是交大密西根学院2014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她留给我们一个“传奇”:不但出色完成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的学业,她的画作还入选亚洲最大的美术博物馆——中华艺术宫的展出,屡屡成为上海各类顶级艺术展中年纪最小的艺术家。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应玉清就将工程学的学习和绘画视作她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为此,她一边刻苦钻研计算机工程知识,一边又抓紧一切业余时间绘画,在艺术中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她把工程学的理解融入自己的绘画作品,让自己的绘画变得立体而富有质感,以技术使艺术如虎添翼。从大三起,应玉清的创作在沪上大小画展纷纷亮相,应玉清的名字也逐渐为美术界所熟知。现在的应玉清已然是上海美术家群体中的一颗新星,在生活中继续着她的特色鲜明的绘画。很多人都觉得计算机工程与绘画艺术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壁垒,然而对应玉清而言,作为人类情感的理性表达和感性展现,科学和艺术全都通向人类对真的探索和对美的追求。同学们,应玉清的故事听似传奇,但却在交大校园里时常上演。这里诞生过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故事,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梦想成真的奇迹。喜欢发明的同学在这里创造了滑行输入法、胃肠道微型机器人;热爱文学的同学在这里创办了《西南风》杂志,举办了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有志创业的同学在这里开创了“饿了么”“59store” ;热心公益的同学从这里出发,把力量和爱心送进了非洲、带到了南极;爱好艺术的同学在这里创办了绿洲音乐节,演出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相声剧……我相信,交大的故事远不止于此,为之续写新篇的正是你们!大学,就是一个尊重你们个性需求、鼓励你们个性表达、帮助你们个性成长的地方。亲爱的同学们,立足梦想的热土,不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安排,不要畏惧失败,要主动追求有所作为,挑战你们感兴趣的问题,投身你们所喜爱的领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翱翔!学校一定会尊重每一位同学自己的选择,支持每一个同学的自主发展!

一所伟大的大学必将给我们更多精神上的自由,必将改变我们的人生和命运,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内心,去探寻人生的本真追求;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关系,去寻找真正的思想伙伴;更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大学的关系,去追寻独立自由的人生,这就是大学之于人生和世界的意义。

同学们,“你们来到交大,这是世界上最美的相遇,是生命中最好的礼物,是岁月里最暖的温情!你们将在这里开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旅程,你们也是这个世界带给交大最美好的礼物!”从今天起,你们在交大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探索,甚至每一次挫折,都将成为你们走向卓越的预演。愿你们能够把握自己,不负宝贵光阴,不负大好青春。愿你们在交大享受学习的快乐,结交同行的良师益友,感受成长的真谛,在你们最美好的年华,追寻最美好的事物,定义最美好的人生!



上一篇:用“五大理念”引领“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
下一篇:以“做一流的事”驱动一流学科建设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浙江科技大学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xcb@zust.edu.cn  浙ICP备11051284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318号浙江科技大学习得园C2-6楼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507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