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16日,2025第三届食药物质产业发展大会在杭州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浙江科技大学主办,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食药物质专业委员会等承办,浙江省农业生物资源生化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协办,大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郑裕国、陈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等权威专家,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微信、小红书、未名太研、淘天集团、元气森林等56位来自生物发酵、生物医药、食品营养、临床营养、中医药、消费市场等多个领域的权威学者、头部企业代表围绕食药物质产业的技术创新、市场趋势、成果转化等作主题报告及圆桌对话,来自食药物质产业领域以及上下游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近5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校毛建卫、路胜利、沙如意等生化学院教师与研究生3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洁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浙江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卢永福,浙江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单胜道,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于学军致辞。
浙江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单胜道在致辞中聚焦产教融合,表示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与人才优势,为食药物质产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开幕式后的食药物质大会主旨论坛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食药物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毛建卫主持。

在同期举办的“食药物质前沿技术分论坛”上,我校毛建卫作题为“食药物质生物资源功能食品生物制造”的主题报告。他指出,食药物质产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中国的道地原料为基础,融合中医中药智慧,承载中华健康理念与经典文化,不仅是我国具有深厚底蕴的历史经典产业,更具备潜力成为全球性的未来产业。

在同期举办的“青年学者分论坛”中,我校科研处副处长沙如意作了题为“大数据与多组学赋能大蒜全产业链发展的科技创新支撑”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其课题组在大蒜保鲜技术、原料溯源体系构建、深加工产品功效评价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展现了我校在食药物质领域的科研实力与技术积累。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食药物质专委会第三次主任委员工作会议暨重点企业座谈会。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食药物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毛建卫、委员沙如意作了发言,强调食药物质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风口,行业必须抓住机遇,推动研究与实践向分子水平深化,精准阐释其健康功效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同时,要加快构建从原料到产品的全链条标准体系,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能级跃升,从而将这一富含中华智慧的历史经典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文:王珍珍 初审:付阳 终审:路胜利